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邱老师,我前阵子看到一片外国的案例分析论文,有些不解——刚才听您在课上谈到了目前还在立法讨论阶段的《物权法》,并且大谈物权绝对权和债权相对权的种种表现形式,我突然有些心得,想请您斧正。”
冯见雄谈吐得体,说话沉稳,完全就是积年律师的气场。
“那个论文上,分析了两组对比案例,一个是索尼公司卖PS2游戏机、被用户破解了系统后,可以玩自行刻录的盗版PS游戏资源。
然后索尼公司试图起诉某些被抓典型的消费者团体,但是被反诉后米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了索尼公司败诉。
另一个案例,是微软公司销售的某一批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也被正版用户破解并非法升级为未授权版本。
微软方面取得证据后也提起了诉讼,米国那边最后判决了微软胜诉。
同样是企业出售的正版产品,被消费者破解后在上面跑盗版的游戏或者升级至盗版未授权版本,但是微软和索尼的下场截然相反,我原先一直看不懂那背后的法理学原理,今天听了您的讲课之后,觉得是不是就是因为您说的那个原因呢?”
邱雪听得很认真。
刚开始的时候,她听这个男生大谈炎炎拿外国的司法判例来说事儿,还觉得这学生有些轻浮。
毕竟她教的民法学虽然不至于是教本国司法实践,但好歹也要基于本国法律和法条。
如果拿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案例来问,那就是技匠式的浮躁卖弄了。
然而,随着冯见雄问完,她的感官已然不一样了。
中美民法虽然千差万别,但背后的基本法理学精神是有很多相通的。
比如“契约自由”
、“保护善意第三人”
、“物权绝对权、债权相对权”
。
刚才她在课上,主要讲的就是“物权绝对权、债权相对权”
的辨析。
而冯见雄这个问题,几乎像是喂招一样喂到了她的口中,让她很有侃侃而谈的欲望。
“这位同学你说得很对。
虽然那两个案子的具体卷宗我没看过,不好下太细的结论,但我想你总结的核心法理学依据是对的。
软件销售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产品销售,背后没有物权的转移。
而游戏机的销售,本质上是一种货物产品的销售,背后有物权的转移。
所以软件销售行为背后是纯粹的‘合同之债’关系,双方有任何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侵害第三方利益,法律都认可,从其约定。
而游戏机销售背后同时兼具‘合同之债’和‘物权转移’。
这时候,‘合同之债’的关系依然是可以任意约定的,用户在购买前点击的那个‘如果要继续往下安装,请点击我同意’的按钮,是一个应当遵守的承诺——这里我们不讨论霸王条款。
但是‘物权转移’之后的物权行使方式,卖方就没有资格去规定和限制买方了——除非这个合同不是‘买卖’,而是租赁或者别的什么,导致买方不能取得100%的完全物权,或者说‘所有权’。
这时候卖方才有可能有资格继续对买方如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该物做出限制。
这个案子里面,关键就在于游戏机买卖是‘货物销售’,所以买到之后消费者想怎么处置自己的游戏机都是消费者的绝对自由。
消费者得到的是游戏机的‘所有权’,把游戏机的系统破解了,运行盗版游戏,性质上跟把自己的游戏机砸了,是一个道理。
而消费者买WINDOWS系统的时候,买到的是‘软件使用权’,而且软件不是‘物’,所以没有完全物权,微软公司就在销售合同中对消费者买了之后怎么用,就可以指手画脚。”
邱雪本来只是在回答问题,居然越说越来劲儿,被挠到了痒处。
以至于语句都不是那么严密了——不过也没关系,本来就是侃侃而谈的课堂答疑,又不是辩论赛。
一边还在教案上写写画画,思忖着下次再上民法课讲物权债权关系对比的时候,一定要把冯见雄说的这个案例给用进去。
打你是看得起你!不打你是对不起你!要你命是帮你投胎不排队!爱你才会什么都给你!这是一个强者归来,嚣张跋扈的故事!...
隐修家族少年,惨遭家族驱逐,一朝觉醒灵脉,誓要再入昆仑。偶得时光罗盘,一念化仙证道,青云壮志不灭,誓要掌控阴阳。身入逆天改命盘,星空留名,唯!我!独!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新书筹备中,敬请期待!...
世间修炼,灵肉两极。灵者灵魂,操纵天地元力,感悟大道规则!肉者体魄,淬炼血肉筋骨,融合血脉传承!世人修炼,皆为有朝一日,能够至高无上,踏临九天!而当灵魂足...
梦醒时分,异变横生。前生堪透世中事,今世来补命中缘。这无形中的力量,究竟是天命的使然,还是宿命的召唤。...
重生在异世,他化大自在。玄幻奇幻科幻三幻体小说。...
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兵魂,是唯一的王道!人们凝气通兵魂,炼兵化成形御兵杀敌,千里之外布兵成阵,遨游虚空,破碎九重天,攀登大陆的至高点。御兵飞扬临天下,白袍藏刀为谁狂!神兵天下官方唯一书友群178522849,欢迎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