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没头没脑的又说起宇儿的亲事来?咱们之前不是就答应了宇儿他将来的妻子人选由他自己选择吗?”
老王妃不解地问,秦皓宇前些年在京城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可背靠着定北王府,后又成为世子,在京城的贵族圈里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这两年,秦皓宇参军,屡次打了胜仗,看着上进起来,虽还是背负着忤逆不孝、残暴蛮横等恶名,可那些老人,哪个不是人精,对此却是不太在意的,只要出息就行。
因此,秦皓宇年过十八(虚岁都能算二十)还未娶妻,其原因根本不像曾王妃以为的那样是名声不好,京城的贵女不敢嫁,而是他自己不想娶,特意跟老王爷夫妻以及王爷做了交换,许下不少不平等的条约,这才让他们允许暂不娶妻。
“哼,还不是承恩公府那帮子老不休的,居然敢把注意打到我家宇儿身上来,他家孙女是嫁不出了还是怎地,啥破烂都敢往我家塞!
看来我真的是就不出门,那些人大概都把老子给忘了、、、”
老王爷吹胡子瞪眼,很是不满地说,想当年,他在京城里可是有“鬼见愁”
的封号,连先帝见他发火也要礼让三分先,更别提朝中那般勋贵、大臣,哪个见了他不是像缩头乌龟似的。
特别是定北王府有开过高祖御赐的尚方宝剑,当年,黄河大水决堤,洪灾泛滥,死伤无数,更可恶的是朝廷下派的赈灾官员不济事,又欺上瞒下,贪下不少赈灾银子,老王爷听说后暗自调查属实,一怒之下曾拿着尚方宝剑连砍了好几名贪官的脑袋,一度让朝野上下史治清明不少,那几年,也少有贪官污吏横行。
只如今,老王爷老矣,昔日威名少有人知了,都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
若太后或者皇上真的赐婚,定北王府纵再权势滔天也不好公然抗旨。
好在,皇上念着定北王府上任世子,秦皓宇长兄的救命之恩,又实不想定北王府与母家有所牵连,让母家势力更甚,悄悄透出话来给王爷知晓,王府也才能赶在太后前面有所行动,说来,王爷本意也是为秦皓宇皓好的,万一真娶了宝珠郡主,秦皓宇才是真的要进退两难了。
当今圣上,算来还是王爷的堂兄弟,如今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膝下儿女不少,仅皇子就生有十三个。
如今底下皇子渐渐大了起来,这皇位之争的端倪渐渐显现出来,争得最狠的要数皇后所生的嫡子二皇子,丽贵妃所出的大皇子以及敏妃所出的五皇子。
其余皇子,三皇子早夭,四皇子生母不显,原只是皇上身边的奉茶宫女,生子后封嫔,皇上一直待他们母子二人淡淡的,四皇子也是闲云野鹤之人,一心附庸风雅,醉心书画,早早退出了争斗的圈子。
六皇子生有残疾,自然无缘宝座,七皇子是大皇子的同母弟弟,自然支持大皇子,八皇子母妃为罪臣之后,在宫里是小透明,也无力争夺皇位,其余皇子,皆为成年,还没争夺宝座的资格。
其实按理,二皇子是嫡子,理应立为太子,可赵(皇后的娘家承恩公府姓赵)家一连出了两任皇后,二皇子所娶正妃虽不是赵氏嫡出,可母家却也是依附赵氏的势力一脉,且二皇子最宠爱的侧妃出自承恩公府,外戚势力渐大,当今皇上难免会担心将来二皇子登基后,这大好江山到底是姓秦还是曾?因此一直打压着赵氏一脉的官员,无论朝中的保嫡派怎么劝说,也迟迟不肯立二皇子为太子。
可二皇子毕竟是正宫嫡出,本人又一派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又有太后、皇后保驾护航,很是笼络了一批官员,在朝中势力不小。
其实这事说来也怪当今皇上性子太过优柔寡断,当今登基前在宫中名声不显,母家又不显贵,在后宫一直是小透明,靠着太后的艰难维护才总算得以安全长大,后来能承继皇位也多亏了太后和母舅出谋划策。
所以,当今登基后对母家时有优待,几十年来承恩公府荣宠不断,一跃成为大乾王朝的显贵之家,现承恩公,当今的舅舅更是官拜左相,气焰优胜右相一筹。
当今初登基时心里自然是特别感谢有母后、舅舅出谋划策,夺得自己以往想都不敢多想的皇位的,可上位做久了,再加上不时有人说些什么朝野上下只知有承恩公不知有皇上的瞎话(人承恩公虽因权势膨胀受太多的吹捧而渐渐的不像以往那般小心翼翼,可天地良心,人还真没想过取侄子而代之,更没对皇帝侄儿不敬过),皇上疑心病重啊,难免会想东想西。
一会想着这江山被二儿子得去,不会改姓赵吧?一会又觉得自己这般想不对,这老母对自己一直疼爱关心有加,舅舅以往为了自己的皇位也是殚精竭力,这皇后呢也是贤良有加的,二皇子礼贤下士,对自己孝顺恭敬,自己却不打算立他为太子,害他受委屈,被兄弟们笑话。
然后,皇上便开始因亏欠对二皇子一脉有所嘉奖,再然后,妃子们吹吹枕边风,大臣们再暗示暗示,皇上便又开始想着皇位姓赵还是秦的问题!
如此一来,承恩公府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不过,还是有大部分人羡慕承恩公府的好运道的,不少人就私下议论说别看承恩公府之前只不过是微末小官,可架不住人家已逝的老承恩公会养儿女,这儿子天生如文曲星下凡,自小会读书,不及弱冠之年便一举考中探花,这女儿呢就更是了得了,貌美如花,进宫生下了皇子,后更一举成为太后。
大皇子生母丽贵妃深受皇上宠爱,几十年来恩宠不断,丽贵妃本人也出身显赫,父亲官拜宰相,家里更是世代书香门第,丽贵妃父亲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家里也有不少出息的后辈子侄在朝为官,再加上有皇帝隐隐地偏爱,也笼络了一部分势力支持。
至于五皇子,他母妃敏妃虽不像丽贵妃那样圣宠不断,可几十年相处下来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也不小,再加上,敏妃本人出自显赫的镇安侯府,爵位世袭罔替,家中男丁世代为武将,镇守边关,她兄长如今更是直接接掌了京畿大营,朝中武将隐隐以镇安侯府为首,是以,五皇子所掌握的势力也不小。
三位皇子身后的势力成三足鼎立之势,朝野上下也因此勉强能维持平衡。
这也是为何太后一心想把宝贝侄孙女嫁入定北王府的原因。
定北侯府在大乾王朝地位显赫,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定北王府一直掌握着朝廷西北的兵权,且相传高祖在临终时曾赐给定北王府的第一任铁帽子王爷一只奇兵,让其许下承诺要世代护卫大乾王朝江山。
因此,每每大乾江山不济之时,定北王府的当家人都会出面平息战乱、争端,但都在功成之时退下,还位于皇上,历任皇上对定北王府是又爱又恨,却不敢对王府怎么样。
毕竟王府是一心为大乾王朝的,且人从来没有不臣之心,若冒然打压,不止定北王府会反弹,怕是连那些功臣、老臣都会寒心。
所以,历代皇上对定北王府都以安抚为主,且与定北王府关系维持得不错。
不过,人定北王府也不是傻子,在朝中从不结党营私,事事以皇上的旨意为主,别说门生古旧了,这定北王府历代的主子们在朝中连相好的大臣都少有结交,只一心握着西北军权,牢牢护卫着边疆,是为孤臣。
如此这般,皇上倒也放心,毕竟定北王府一心为自己守护大好河山,且都是姓秦的,说来还留着同样的血脉,供奉着同一个祖宗呢。
定北王府一直是坚定的保皇派,从不曾参与皇位之争,所结姻亲也都注意没与皇位之争挂上边,若此次秦皓宇娶了宝珠郡主,那么纵使定北王府再怎么对外声明我是保皇派,不是二皇子党,在众人眼中,定北王府也是二皇子一脉了。
如今文武官员,除坚定中立的保皇派,文官大概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着大皇子,一派支持着二皇子,至于武官,除一部分持观望态度外,大多支持五皇子。
若这会,定北王府成了二皇子一脉,那么那些还在观望中的武官肯定都要靠向二皇子了,那么二皇子在朝中文官、武官里都有支持者,朝中的暂时平衡也将会被打破。
其实,承恩公和太后之所以出此下策,为的真不是定北王府摆明人马支持自己,人不傻,自然知道定北王府根本不可能倒向自己一脉,毕竟定北王府已是铁帽子王,可以说即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勋也是封无可封的,历代定北王爷要想的不是如何向上爬,而是要想着如何保定北王府屹立不倒。
承恩公和太后要的只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是定北王府在己这方的说辞,以此来诱使其他武官支持他们。
RS
新文重生后成了死对头掌心宠火热连载末日降临,人类下线,谢小宁一睁眼成了个不知名朝代的小农女。地球成了她的随身空间,堆放着全人类物资,野心勃勃想征服全世界,却被权限教做人。谢小宁只好先种田,再经商,慢慢解锁空间的高级物资,一不小心又成了女霸王。谢小宁我手无缚鸡之力,乖巧可爱,不喜欢动粗,是我们村的希望。鼻青...
桃李今日结婚,喜欢他的读者,快快送祝福吧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传奇,有些传奇能够穿透岁月,成为不朽的记忆,而在这个仙侠林立快意恩仇的武修世界,一名被魔界至尊残害的绝世仙者带着一缕残破的神魂转世重修,他,一个武魂被废,记忆散失的绝世高手能否创下属于自己的传奇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于是有些人穷其一生拼命修行,妄想突破人体极限,达到超脱生死,成仙成神,但人力终有限,自古万般修炼者,能逆天而行,突破极限,达到仙神境界又有几人?...
她,相府嫡女,被传废材之流,却无奈被赐婚战神王爷。她结合了现代军训过的技能独自培养了一支卓越的龙隐...
每天一更,在凌晨一点或晚上九点到十点,望各位能支持,交流群74o16212乞丐,一个被人称为最底层的职业而身为乞丐的人则被人唤作最低贱的存在。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职业,一个人,却带着乞丐一路飞扬,流传于各界,乞丐二字更成了热血沸腾的代名词。看一个乞丐如何带领乞丐们走上高峰,如此开自身潜能,从而巧妙地运用精神?走上高峰?再而逆天改运?一切尽在逆运乞丐!!!...
游轮失事,我和女神流落荒岛,我该何去何从!?...
结婚五年,他对外的身份还是财阀帝国的黄金单身汉,她的身份却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五年后,她终于忍无可忍,提着小奶包,将红本本甩他面前不好意思宫先生,麻烦在重婚前把这事给办了!办事?好主意!他欣然前往。混蛋!你干什么呢?我来办事啊,你让我来的!闹离婚前的夏安歌,心里想着的,是怎么把红本本快点变成蓝本本?闹离婚后的夏安歌便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姓宫的!你有完没完?宫总很无辜,继续没办法啊,小奶包一直说太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