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檄文一发,信者拥护,痛骂弑君卖国的贼人,振臂呼吁天下义士辅佐明主,共伐奸佞。
而野心勃勃之辈则以玺碎即国亡为由,宣扬巫氏气数已尽,大图已亡,天下英杰皆可登极。
亡国之说使得民间人心惶惶,各地兵荒马乱,到处都在强征壮丁、粮饷,大图陷入了割据之争,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尚无姬瑶的消息,但大图的局势与步惜欢和暮青的估计并无出入,算算时日,圣旨已到岭南,而神官谕旨应该也快到洛都了。
以眼下的时局来说,大图的新朝廷自顾不暇,显然不能指望他们在替南兴洗清污名的事上做得多好,于是暮青请来了监察院正,授其一法,命其速办。
步惜欢下了早朝,一回太极殿就听了院正的回禀——暮青命监察院潜藏在大图各地的探子尽可能多地收买当地百姓,宣扬大兴的国策吏治、风俗民情,宣扬天子英明、国策利民、学风昌盛、商贸通达,宣扬天子勤政爱民,大兴国富兵强、国泰民安。
此法乍一听之没什么,细思之后却颇有意思。
从前,探子行事虽多混迹民间,目的是掩藏身份、刺探情报,甚少收买当地百姓,更遑论大规模地收买。
因寻常百姓未经训教,口风不严,很容易暴露探子的踪迹,大规模地收买行动更易招致当地官府的察觉,无异于引火烧身。
但如今局势不同,大图内乱,地方割据,流言四起,到处兵荒马乱,官府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哪有余力防民之口?
此举用于乱世的确可行,她称此举为收买水军,此策为——舆论战!
步惜欢失笑,他本不在意自身污名,如今倒是好奇此策之威了。
他准了此事,昭朝臣稍后议事,而后出了太极殿,往乾方宫去了。
这些年,他起居已搬至太极殿,那条去往寝宫的路不知在梦里走过多少个来回,前日携她归来,他今日站在宫门外仍有忐忑之感,怕推开宫门,只见帝庭空寂,不见相思之人。
然而,当他推开立政殿的门,她正立在窗前,一身素衣,一如当年。
帝庭中春色满园,她越过千年的时光来到大兴,与他几度分离,又在这江南最美的时节里,回来了……
暮青听见推门声,转头望去,展颜一笑。
凤案上搁着一摞来自北燕的密奏,虽然尚无呼延查烈的消息,但末尾一封仍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仰赖于船上有位从医四十余载的老郎中和一位专于针灸奇方的军医,元修大难不死,去年十二月中旬,北燕海师在沂东登岸,帝驾就地休养。
上元节夜里,宣称在沂东休养的元修忽然出现在了上陵郡外的国公陵,开了其外祖华老将军的墓门,只身一人进入其中,三更方出。
次日一早,也就是步惜欢和暮青在镇阳县公审结党案时,北燕国内,奉旨到沂东见驾的督察院左督御史沈明启在半路被上陵兵马拦截,就地革职下狱,以构陷异己、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祸乱朝纲等数项大罪被判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其党羽亦多数被革职问罪。
此事令北燕朝堂颇为震动,百官不明皇帝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卸磨杀驴,沈明启虽是阴险毒辣之辈,罪当万死,但何至于株连九族?
暮青心如明镜,沈氏一族的覆灭祸起华老将军之死。
元修身为北燕皇帝,重用仇人稳固帝位,纵然得知真相,也不会将真相公之于众。
自古皇帝手里的刀少有能善终者,暮青早知沈明启会有今日,只是没料到,到头来是她给了元修这卸磨杀驴的机会。
元修战败而归,又查明了当年的真相,暮青难猜他今日心境,但最后一封密奏是她期盼数年的好消息!
元修回国后并未撤销遣送姚惠青和老熊家眷南渡的旨意,如今姚惠青已动身离京,快则一旬,慢则半载,即可过江!
------题外话------
这个案子我其实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写,它在大纲里只是一句话,但实际写起来颇费笔墨,从节奏上来说,它不是大结局里常见的,但从整个故事上来说,它对人物人生志向的呼应和多年奋斗果实的交待又让我很难割舍,最后我想:“嗨,纠结啥呢,都写到这儿了,当然应该让它完整。”
所以就写了,是好是坏,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美女同桌外号霸王花,我不小心得罪了她我怀念的不是轻狂年少,而是所有有你陪伴着的日子。...
喜欢就按追书吧ampuarrampuarr这是个杨玉环赵合德武则天的混合麻辣烫故事。当你张开嘴念宝贝儿时是不是都有些心爱又无奈,是了,她会让你如此。...
楚寒带着整个卡片系统来到了异界战斗卡召唤怪兽作战装备卡各种装备任意选魔法卡大威力法术随意使用这是一个带着卡片征服异界的故事。...
少年强,则大汉强!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人在洪荒,星君天禄,四万八千群星恶煞之一,老咸鱼了。...
叶尘本是一个追求平凡之人,终于有一天,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拿起武器杀向了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