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纳兰性德《蝶恋花》
玉秀姨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月亮一般的人,美丽皎洁,又辛苦忙碌。
玉秀姨常年留着披肩长发,用发箍盘在脑后,看起来清爽又优雅。
夏天的时候,她常常穿白底碎花长裙,或者黑底碎花长裙。
长裙一直到脚踝,飘逸灵动又低调。
手腕上,玉秀姨时而戴一串白兰花,时而戴一串茉莉花,时而戴一朵栀子花,时而戴几朵凤仙花……哪种花盛开,她就戴哪种花。
如果干活不方便,就取下来放在一旁,干完活再戴上。
例如,洗衣服的时候,用手揉搓,还要在水里漂洗,会用到手腕,不适合戴在手腕上戴花,就把花拿下来放在一旁,并洒上几滴水,待洗完衣服,再仔仔细细戴上。
所以,玉秀姨无论多么忙,无论出多少汗,身上总带着淡淡的花香,清新怡人。
这些花都是玉秀姨亲手种植的。
光秃秃、灰扑扑的农家小院被玉秀姨用花花草草点缀得生机勃勃又色彩斑斓。
走进玉秀姨家的小院,总让人喜欢到忍不住吟诵杜甫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玉秀姨收到赞美,只是淡然一笑,很少说话,偶尔回一句:“原来你也喜欢啊!”
然后继续忙忙碌碌。
要打理一院子的花花草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浇水、除虫、施肥、整枝、分株、移植……很多繁琐的工作。
而且做这些不仅不能带来任何收入,还得贴进去钱。
花盆、种子、肥料、养花工具、人工……这些都需要钱,而且是投入后,没有任何回报的。
所以,在乡下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也几乎没有哪个家庭同意一个主妇这么干。
玉秀姨的丈夫,我们称呼为同叔叔的,就愿意为了玉秀姨这么干,愿意花点钱、愿意自己多干点活,成就她的一点小追求、小兴趣。
玉秀姨觉得很温暖、很幸福,干完田里活干家务活,干完家务活照顾孩子们,照顾完孩子们再侍弄花花草草。
同叔叔觉得有这么好的妻子,从心底生出浓浓的幸福,越发严格要求自己,干更多的活,想更多的办法,挣更多的钱。
丈夫成全妻子,妻子回报丈夫。
一家人和和睦睦,没有夫妻矛盾,没有婆媳矛盾,没有亲子矛盾。
一切美好而又温馨。
同叔叔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投入到挣钱的队伍里。
做过水泥生意、砖头生意、粮食生意、蔬菜生意……每一种生意都赚钱,从来没有赔过钱,在生意场上被称为“常胜将军”
。
有人向同叔叔取经,同叔叔哈哈哈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经验啊,我只是胆子小,求安稳,从不冒大险。”
别人自然是不信,认为同叔叔没有说实话,毕竟同叔叔最后把生意定格在白萝卜上,修建了大型的白萝卜厂,可以年入好几百万。
同叔叔也不辩解,指着满院子生机勃勃的花花草草说:“我就是想着少赚点,给对方多点利,把生意谈成,多点时间回家陪老婆一起侍弄她的花花草草,减轻一下老婆的工作量,让老婆对我多笑几回。”
来人听得尴尬,这个生意经他恐怕是学不会的。
他在外面养小三小四小五,一回家老婆不是指着他的鼻子骂,就是拿着菜刀追着他跑。
他看到老婆人老珠黄、满身横肉、唾沫横飞的样子就倒胃口。
如果自己的老婆像同叔叔的老婆这么优雅迷人、兴趣高雅、脾气温和、身量苗条,他也不会在外拈花惹草,闹得鸡飞狗跳。
来人黯然离去,同叔叔兴致高昂地在小院子里漫步,闻着晚风吹来的阵阵花香,牵着妻子的手,在晚霞的映照下,脸幸福地红着。
玉秀姨的脸也幸福的红着。
没有哪一个人的人生是不辛苦的,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辛苦一个月,只得到一夜的满月。
可是,无论何时,她都发出动人的光辉,大概是因为太阳对她报以无限的热忱和光芒吧。
已完结一对一女强宠文初相见,她们一起看了场活春宫!尔后,她醉酒将他扑倒吻了他。吻了他?!某男怒了,想他堂堂一尊贵王爷,保存了二十年的初吻献给了一个‘男人’!!!咦?不对,胸前多块肉,摸着还很软原来是‘他’是她!傲娇萌宠各色美男有浪漫的儿女情长亦有斗智斗勇的‘战场’!一代神医成为宠妃?狐狸王爷无赖追妻?夫妻携手傲视天下?且往里面戳!推荐小夭两个完结宠文宠妃逆袭腹黑王爷溺宠妻爷的宝贝腹黑王爷萌宠妃群号夭里妖气214091753喜欢的可以加进来玩哦...
本书的书友群89413870,有兴趣的朋友来。苏航,偶然机会得到超级学神系统,可提取并精炼现实和虚拟人物的特长以及各种物品,成为不用学习不用修炼也能成为各领域佼佼者的学神级存在,从此,苏航的生活开始风生水起...
她平生最大的隐患就是度假时一不小心惹上了M国的超级冷酷的大总统,而且还一不小心留下了一个小包子。...
人鬼殊途,天棺为证,只为她逆天改命...
村子里二十年的时间,就诞下了我这么一个男婴。那晚,她来找我了...
第一年他穿越成为了镇守边境的大将军。第二年面对边境军饷被扣,军粮延迟,数十万大军连饭都吃不饱,他开启了商路。第三年边境帝国来犯,面对多出数倍的敌军,他默默的拉出了红衣大炮。第四年天人境高手来袭,进行斩首行动,他静坐城墙,城门大开,空城计吓退敌人。第五年边境气候干燥,土地贫乏,他默默的拿出了系统改良的天龙粮种,亩产是寻常粮种的十倍。第六年匈奴来犯,几十万骑兵来的快,去的也快,他默默组建了一支火枪队。第七年边境城墙风化,即将面临坍塌,将士心中焦急,他默默的拿出了水泥。第八年军费告急,各种...